
优化的粮食干燥工艺和先进的控制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粮食品质,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,同时设备故障减少,使用寿命延长。1998年以来,国内也有单位研制开发了粮食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,先后安装运行于黑龙江省桦南县国家粮食储备库等7个粮库8座大型粮食烘干设备中。这套系统运行平稳,操作方便,使用后使生产成本、能源、人力消耗降低,出粮品质提高,设备故障率减少。
农机行业经过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后,自2015年增速趋缓,今年以来,农机市场更是愁云惨淡。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统计,今年1-5月,传统农机产品销量持续下滑。与上年同期相比,大型拖拉机下降18.25%,中型拖拉机8.03%,小型拖拉机8.37%,谷物收获机械4.51%,玉米收获机械1.68%。然而,令人惊奇的是,在一片下滑声中,烘干机械却杀出重围,异军突起。
烘干机何以逆势上扬,一枝独秀?中国农业大学毛怀志教授的分析是,如此迅猛增长,得益于刚性需求大、政策引导好、市场环境优、产品拉动强。他向记者介绍,我国每年粮食年产量约6亿吨,收获后损失率估计为7%-11% ,其中大部分损失是气候原因造成的。我国很多地方农作物收割时水份偏高,收获后又经常遇到潮湿阴雨天气,农作物不能及时或者根本没有条件晾晒,致使大量粮食发生霉变或者降低品质等级。粮食烘干日渐形成较强的市场需求,这是近年烘干机走俏的根本原因;与此同时,国家把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,党的'十八大'以来的历次中央'一号文件'均把粮食烘干及收储加工纳入年度工作重点。多数粮食主产省、市、区在年度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均把粮食烘干机产品列为补贴重点,实行优先补贴、敞开补贴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,助推了烘干机市场的繁荣;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加快,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,也必然会改变传统的粮食人工晾晒和储存方式,从而对粮食烘干机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;近年来烘干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产品技术、质量、品牌的提升,为烘干机产品市场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。截至2016年末,国内具备批量产销能力的烘干机生产企业已经达到300余家,如雨后春笋,遍布各地。




